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设立于2007年。本专业秉承学校“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信息化”的办学定位,融入滁州、立足安徽、面向全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面向新型化工、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滁州市产业链和安徽省支柱产业,以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特色专业、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等为依托,构建“三阶段、四层次”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实施校企政协同育人,强化学生化工过程和设备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管理知识的培养,为精细化工、能源化工、材料和环保等领域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核心与特色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工艺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分离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工设计基础、典型化工过程案例分析
毕业主要去向:毕业生可在石油化工、环保、能源、医药等领域从事工艺管理、生产过程控制、装置设计、产品研制与开发以及经营管理等工作。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新材料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我国高分子材料产业规模约占新材料产业的45%,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建筑工程和轨道交通等各个领域。滁州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安徽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本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先进制造业和新材料为背景,以培养优秀工程师为目标,融入滁州、立足安徽、面向全国,服务新材料、新能源与光伏、环保等产业发展,采取“校企政协同、产教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高分子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应用能力以及工程实践能力,为材料、能源和环境等领域培养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和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
核心与特色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聚合反应工程、聚合物加工工程、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工程、高分子专业技能综合训练
毕业主要去向:毕业生主要去向:毕业生可在石油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环保、建筑、医疗、家电、汽车与装备制造等领域从事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工艺设计及优化、生产管理及质量控制等方面工作。
本专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极具发展潜力。近年来重点以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为培养方向,突出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与需求的紧密联系,围绕安徽省布局光伏玻璃、电池、组件和逆变器等光伏产业链重点环节,助力滁州市着力打造世界光伏之都等产业规划,提升新能源材料产业链自主化水平。本专业以“理论厚实、能力本位、市场需求”为导向,采取“校企政协同、产教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构建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知识体系与能力体系,使学生具有从事新能源产业相关专业较宽口径的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核心与特色课程: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电化学原理、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新能源材料设计与制备、能源转换与存储、太阳能电池原理与工艺、超级电容器材料及应用
毕业主要去向:毕业生可在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从事工程设计、产品开发与制造、技术运用与改造和运行管理等工作。
制药工程专业是化学、药学和化学工程与技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工科专业,我校于2012年开始招生,以化学制药为专业发展方向,2022年获批省级传统专业改造提升专业。本专业面向医药工业国家新兴战略性产业需求,坚持依托滁州及周边地区医药工业发展和地域优势,采用产教研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专业和学科协同发展,融入滁州,立足安徽,面向全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制药行业培养“专业知识好、实践能力强、基本素质高、上手快可持续” 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医药工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升级提供关键的驱动力。
主干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药学
核心与特色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物化学、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制药过程安全与环保、化学制药工艺学、制药分离工程
毕业主要去向:毕业学生可在医药、食品、生物化工及精细化工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0550-3511063、0550-3511046 || 地址:安徽省滁州市会峰西路1化工楼
版权所有 © 滁州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