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茜,女,汉族,共青团员,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2022级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却自强不息,休学扛起家庭重担后仍以优异成绩复学。获校级“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称号,校级二、三等奖学金;斩获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华中赛区二等奖、安徽省金融投资创新大赛三等奖;以第一作者申请专利一篇,第三作者发表SCI论文一篇。担任班级副班长,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100小时,用行动诠释“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出身寒门,志向坚定
“贫困是暂时的,奋斗是永远的,未来是光明的。”刘茜出生于普通农村家庭,母亲体弱,父亲务工支撑全家,她依靠国家助学贷款踏入大学校门。大二暑假,父亲工地受伤致家中失去经济来源,母亲需照料瘫痪的奶奶,千斤重担骤然压在她肩头。深思后,她含泪选择休学,扛起照顾家人的责任。休学期间,她白天照料父亲起居,深夜挑灯自学专业课,用零碎时间背单词、写实验报告。她说:“生活可以暂停,但奋斗不能止步。”
科研逐梦,厚积薄发
复学后,她以惊人毅力追赶学业进度。课堂上,她总是坐在第一排,笔记工整详实;实验室里,她反复调试参数,通宵完成手性拆分实验。凭借扎实功底,她以第一作者发表“(R)-3-环己烯甲酸的手性拆分方法筛选及其优化研究”专利,攻克药物合成关键难题;以第三作者参与“骨化三醇-氯仿晶体结构”研究,论文被国际期刊收录。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中,她带领团队优化实验方案,从校赛突围至华中赛区,最终斩获二等奖。
班级脊梁,凝聚人心
作为副班长,她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同学的贴心人。疫情期间,她每日统计班级健康信息,精准传达学院通知;组织线上班会,策划“学霸讲堂”帮助后进同学;主动收集课程疑难问题,搭建师生沟通桥梁。一次班级团建活动中,她自费为经济困难同学购买学习用品,却始终低调不言。“班级是家,每个人都不能掉队。”她的付出赢得广泛认可,连续两年获评校级“优秀学生干部”。
感恩反哺,步履不停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复学后,她主动加入学院志愿服务队,参与献血、社区防疫宣传;暑期赴明光小学支教,为留守儿童讲解科学知识,赠送书本文具。课余时间,她通过家教兼职补贴家用,却坚持从微薄收入中捐出部分资助贫困学子。她说:“曾被光照亮的人,更愿成为别人的光。”
眺望远方,步履铿锵
“知不足以奋进,望远山而前行。”如今的刘茜,依旧每天清晨六点出现在图书馆,深夜在实验室核对数据。她计划攻读药学研究生,致力于创新药物研发。“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她相信,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那些未能击垮她的苦难,终将化作照亮前路的星光。(通讯员:张建勇 初审:汪芳芳)
通讯员:;初审:;终审人:骆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