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基本情况简介


化学工程与工艺教学团队现有教师16人。其中,50-55岁3人,40-49岁8人,30-39岁5人;教授2人,副教授(含高级实验师)7人,讲师7人;博士(含在读1人)7人,硕士4人,本科5人。16名教师分别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科技大学、都柏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安徽大学、兰州交通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和安徽师范大学12所高校。基本形成了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老、中、青相结合,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合理和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教学团队。
团队带头人薛连海教授,校教学名师。2007、2008、2009连续三年教学考核优秀。团队成员葛秀涛教授为省级模范教师、李永红为校级教学名师、近四年的教学考核均为优秀。
2005年以来,团队成员共主持在研和完成的各类研究课题26项,其中,科研项目16项,教研项目10项。科研项目中,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DNA在纳米孔中的迁移过程机理研究,SKL-CHE-09C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平行因子法和二维相关荧光光谱技术解析蛋白氧化体系,批准号:30901129),省(部)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中草药挥发油提取方法的研究、合成扑草净、西草净工艺的改进),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新型PVC无毒热稳定剂的研制、性能与应用研究),安徽省教育厅一般项目5项,横向项目3项,滁州学院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项。教研项目中,安徽省教育厅教研项目4项,滁州学院项目6项,发表教研论文22篇。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98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25篇。
本团队以基础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教研室和实验室为建设单位。承担的课程主要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学工艺学、精细化学品化学、化工热力学、化工分离工程、化工制图、化工设计、制药工艺学、高分子材料合成工艺学、工业催化、表面活性剂化学、助剂化学与工艺学、精细化工过程与设备、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大学化学实验、化工原理实验、专业实验、认识实习、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二、项目组成员情况



目负

姓  名

薛连海

性  别

出生年月

1958.12

最终学历、学位

 研究生、硕士

职  称

教授

职  务

化工技术研究所副所长
教研室主任

电  话

13865814645

E-mail

xuelianhai20@126.com

通信地址(邮编)

滁州市琅琊西路2号(239000)

在项目中承担的主要工作

负责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指导、参与教研、课程与教材建设。

项目组主要成员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科专业

在项目中承担的主要工作

葛秀涛

1959.2

教授

物理化学

负责学科建设及总协调工作

李永红

1961.8

高级实验师

有机化学

负责教研、课程建设

郑建东

1971.11

讲师

化学工程

负责教材和项目的网站建设

冯建华

1981.9

讲师

化工工艺

负责项目的材料、账目工作

丁中建

1963.5

讲师

化工工艺

教研、课程与教材建设

吴霖生

1962.8

副教授

分析化学、仪器分析

教研、课程与教材建设

冯剑

1969.10

副教授

化学工程

教研、课程与教材建设

吴刚

1963.7

副教授

无机化学

教研、课程与教材建设

张延琪

1967.10

副教授

工业催化

教研、课程与教材建设

楼鑫

1970.5

讲师

有机化学

教研、课程与教材建设

章守权

1978.9

讲师

材料工程

教研、课程与教材建设

 

三、项目建设目标


以滁州学院“建设具有较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指导,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以学生素质和能力特别是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着眼点,以科研尤其是产学研为支撑点,继续加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建设力度,进一步全面深入地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研究,努力在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实践教学建设等方面取得较多成果,打造以精细化工为专业方向和特色、在省内具有一定影响的应用型、双能型教学团队,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具有“强实践、善创新、能管理”的应用型化工人才。

四、项目建设方案(含项目成果在全省高校示范推广计划)


本项目的项目总负责人是薛连海教授,为了完成本项目的建设任务,成立五个项目小组,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各项目负责人应根据滁州学院的办学定位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内涵,积极开展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1、师资队伍建设组:薛连海、葛秀涛。
(1)专任教师与非专任教师相结合,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
专任教师以活跃在工程现场和科研领域的优秀教师为主,非专任教师实施聘任制,面向社会、业界聘任高水平专家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或讲座,继续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对每位青年教师进行为期一年的传、帮、带,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培养省级教坛新秀1-2人。
(2)建立“教师—工程师”有机结合机制,加强“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
进一步加大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力度,提升每位教学一线专业教师工程能力和素养。鼓励团队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做企业科技特派员、与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研合作等,除学校的有关资助以外,每年支出一部分项目经费作为“双能型”教师培养的专项经费。
(3)选送1-2名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引进1-2名具有工学博士学位或具有良好工程背景的工学硕士及以上学位并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使团队成员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9-12人;2-4人晋升为教授;2-4人晋升为副教授。建立团队成员之间互相听课制度,共同探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教学改革,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培养省级教学名师1-2人。
(4)继续加大科研尤其是产学研工作力度和平台建设,打造在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在精细化工领域具有特色的“双能型”教学团队。
在已经建立的8家产学研协作基地的基础上,再建立4-6家产学研协作基地,使70%的团队教师有企业挂职锻炼的机会;与企业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开展深层次、实质性的合作,提高团队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技术创新的能力。
2、学科与专业建设组:葛秀涛、薛连海。
面向化学工业、面向安徽与区域发展需要、面向未来科技进步,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参照化学工业行业标准和高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通用标准探索滁州学院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3、教研、课程与教材建设组:李永红,郑建东。
组织团队成员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
根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内涵和定位,开展与专业建设相适应的专业基础课、重点是专业方向课和专业拓展课的教学研究、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 在专业课教学上,探索按工程问题、工程案例和工程项目组织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研究性学习的探索,同时进行相关的教材建设。
4、宣传推广组:郑建东,冯建华。
负责本项目的网站建设,报道团队的工作进展、取得的成果等,实时进行经验交流和成果的示范和推广。
5、秘书组:冯建华。
根据项目建设的计划与方案,召集、组织、协调各项目组开展工作,并向项目总负责人汇报建设的进展(每半年召开一次项目工作会议);在各项目负责人的要求下,征得总负责人的同意后,对项目经费的使用进行管理,实行专款专用;建设成果的整理;项目的中期检查与最终结项所需的文字材料。

五、项目建设进度安排


1、2011.1-2011.12
(1)师资队伍建设
引进1名具有工学博士学位或具有良好工程背景的工学硕士及以上学位并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聘请4-6名本行业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专业教师,1名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副教授2人,担任企业科技特派员2人,与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研合作或挂职锻炼2人。
(2)教研、科研、课程与教材建设
发表论文6篇以上,获批各类项目2-4项,申报校级精品课程1门(精细化学品化学)、校优质课程2门(化工原理、化工工艺学)。
(3)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
新建产学研合作基地2-3个。
2、2012.1-2012.12
(1)师资队伍建设
申报教授3人、副教授3人,与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研合作或挂职锻炼2人。
(2)教研、科研、课程与教材建设
发表论文6篇以上,获批各类项目2-4项,申报校优质课程2门(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制图与CAD),编写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化工工艺课程设计、化工认识实习、化工生产实习、毕业设计指导书,申报1-2项教学成果奖。
(3)新建产学研合作基地2-3个。
3、2013.1-2013.12
(1)师资队伍建设
申报副教授1-2人,与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研合作或挂职锻炼或受聘担任企业科技特派员2-3人,攻读博士学位1-2人。
(2)教研、科研、课程与教材建设
发表论文6篇以上,获批各类项目2-4项,申报校优质课程2门(波谱解析、精细化工设备)、校精品课程2门,申报省级精品课程1门(精细化学品化学),完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化工工艺课程设计、化工认识实习、化工生产实习、毕业设计指导书的编写并准备出版。
4、2014.1-2014.12
(1)师资队伍建设
与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研合作或挂职锻炼或受聘担任企业科技特派员2-3人。
(2)教研、科研、课程与教材建设
发表论文6篇以上,获批各类项目3-5项,申报校优质课程2门(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设计)、校精品课程2门,申报省级精品课程1门(精细化学品化学),申报1-2项教学成果奖。
5、2015.1-2015.12
(1)师资队伍建设
与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研合作或挂职锻炼或受聘担任企业科技特派员2-3人。
(2)教研、科研、课程与教材建设
发表论文6篇以上,获批各类项目2-4项,校优质课程2门(化工分离工程、化工热力学)、校精品课程2门,申报国家级级精品课程1门(精细化学品化学),申报1-2项教学成果奖。

六、预期成果(含主要成果、特色)


1、主要成果
(1)师资队伍建设成果
培养省级教坛新秀1-2人,省级教学名师1-2人,1-2名青年教师攻读工学博士学位,副教授2-4人,教授2-4人,80%以上专业教师具有到企业挂职锻炼或作为企业科技特派员或与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研工作经历,引进1-2名具有工学博士学位或具有良好工程背景的工学硕士及以上学位并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聘请4-6名本行业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专业教师。
(2)教研、科研、课程与教材建设成果
建设省级精品课程1-2门,力争本学科50%以上课程成为校级优质课程,力争建设一门国家级精品课程;每年发表各类研究论文6-10篇,每年获各级及横向各类研究项目2-4项;出版1-2部特色教材或教学辅导书,力争获1-2项教学成果奖。
(3)继续加大科研尤其是产学研结合工作力度,打造在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在精细化工领域具有特色的应用型、双能型教学团队。
在已经建立的8家产学研协作基地的基础上,再建立4-6家产学研协作基地,使70%的团队教师有企业挂职锻炼的机会;与企业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开展深层次、实质性的合作,提高团队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应用研究的能力;在企业和科研院所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教材的编写,为打造应用型、双能型教学团队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搭建平台。
2、特色
建设以精细化工为专业方向、具有良好的理论教学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双能型”教学团队。

七、所在单位支持与保障措施


滁州学院于2008年成立了质量工程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教研科,负责教学质量工程的项目管理。按照滁州学院有关规定,省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学院给予1:1的资金配套支持。

八、经费预算


序号

支出科目

金额(元)

计算根据及理由

使用年度

1

攻读博士学位补助费

2000.0

1000元/人.年(2人)

2011-2015

2

“双能型”教师培养费

50000.0

5000元/人.项(10人)

2011-2015

3

论文奖励费

20000.0

400元/篇(50篇)

2011-2015

4

项目奖励费

20000.00

1000元/项(20项)

2013-2015

5

外聘教师及学术讲座补助费

18000.0

3000元/年.人(6人)

2011-2015

6

网站建设费+教材建设费

20000.0

5000+15000

2012-2015

7

课程建设费

20000.0

2000元/项(10项)

2011-2015

8

学术交流、会议费

30000.0

3000元/人.次(10人)

2011-2015

9

产学研基地建设费

15000.0

2500元/项(6项计)

2011-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