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滁州学院的校园里,总能看到一个步履匆匆却目光坚定的身影。她叫孙燕茜,2022级制药工程专业本科生。入学以来,她始终以“求知若渴、行事若砥”为人生信条,在学业探索、竞赛实践、自我修养中不断突破自我,用汗水与热忱书写着属于新时代青年的奋斗篇章。
一、破茧成蝶:在磨砺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回首过去将近三年的大学时光,孙燕茜的成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短暂失落过后,她转而投身学院的志愿服务,每年暑假都积极参加暑期志愿服务活动,大一暑假前往滁州市科技馆、图书馆开展“糖类知多少”趣味实践活动,帮助小朋友建立起糖类食品的危害意识,被评为校级优秀团队。现在,她认为:暂时失败带来的痛苦,终将随着认知的提升而变得微不足道,成长从不止于某条既定路径,无论是团队协作还是个体奉献,只要心怀热忱,皆能在不同舞台上收获责任与成长。
二、力学笃行:在知识海洋里锚定航向
在大学阶段,孙燕茜始终以严谨态度对待学业,主动探索适配自身的学习路径,在系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着力培养独立思考与知识转化能力。多次荣获校级“三好学生标兵”等荣誉,专业排名稳居前列,成为同学们公认的学习榜样。
三、岁月成诗:在探索中领悟大学的意义
她认识到:大学课程传授的知识或许会过时,但自主学习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习惯,将是陪伴终身的财富。因此,她不仅关注课堂成绩,更注重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力求培养出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每当看到不同领域的人们如何以专业所长回应时代命题。让她逐渐意识到:“当代青年的理想,从不是孤芳自赏的追寻,而是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同频的奋斗。”这份认知让她在专业学习中找到了更深层的意义 —— 不仅要掌握知识,更要以所学为工具,在时代的坐标系中找准定位,时刻准备着将所学奉献于社会,实现自身价值。
“大学是一场关于‘可能性’的探索 —— 我们既要在专业领域扎根,也要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寻找坐标;既要学会在顺境中乘势而上,也要懂得在逆境中积蓄力量。”未来,她将带着“功不唐捐”的信念,继续在求知路上笃行不怠,让青春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绽放最耀眼的光芒。(通讯员:张建勇 初审:汪芳芳)
通讯员:;初审:;终审人:骆宝明